来源:箱涵管廊 发布时间:2024-12-01 23:38:43
在石家庄市主城区应急水源(地表水)工程岗南水库分层取水项目现场,闸门开启,水库的水正沿着集水廊道向石家庄方向流去。
“经过部门的共同努力,岗南水库分层取水项目2号取水隧洞于今年10月15日实现通水。”石家庄市水利局主城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处副处长张东明介绍,该项目包括岗南水库分层取水工程及水源预处理工程两部分,采用集水混凝土箱涵的预制模具等项创新技术,应急供水规模可达30万立方米/天。
“岗南水库分层取水项目通水,不仅提高了城市应急供水能力,保障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转,还解决了原来取水口个别时段微量元素偏高问题,原水水质进一步提升。”河北省水利工程局项目负责人潘昌昌介绍。
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两座国家级蓄水工程是石家庄的备用水源,其地表水水质均达到国家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质量2级标准,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供水、灌溉、发电等重要作用。
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坚持前瞻性思维,在做好备用水源供水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围绕地下、地表双水源,高标准实施了总投资10.62亿元的滹沱河双庙深层地下水供水工程、岗南水库地表水应急供水工程两大主城区应急水源工程,保障在突发紧急条件下的城市短期应急供水。
滹沱河双庙深层地下水供水工程已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该工程建成400米深水源井22眼,泵站1座、水井房22座、配电房11座,铺设输水管线千米,应急供水规模可达10万立方米/天,并且,水质达到优质矿泉水的标准。
在运行管理智能化、现代化方面,应急供水工程也走出坚实的步伐。“该工程坚持以数据信息集成共享为基础,以高速信息传输网络为纽带,搭建了工程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管网漏损系统、GIS地理信息综合展示平台等核心应用系统,实现了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保障。”石家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咨询所所长王春星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还采用了管网漏损系统模块设计,利用采集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水听器等先进设备,可实时采集供水管网流量、压力、噪声及其他主要运行设备状态等数据,并通过流量和噪声数据分析事故点位,提升检漏工作效率。
当前,省会石家庄的城市供水实现“四保障”,即南水北调水为常用水源,岗黄水库为备用水源,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为第三重保障,此外,还有城市公园预留取水井配合应急备用水源保障城市应急供水,该市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城市因水而灵动、因水而宜居、因水而繁荣。石家庄城市水系主要由主城区民心河、环城水系、太平河、滹沱河等组成,经过年持续治理,城市水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效果改善。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品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解决城市水系河不畅、水不清、景不美、管不优等问题,石家庄市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市委、市政府把城市水系规划建设作为大力实施“拥河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河畅、水清、景美、宜人的城市现代水网体系,逐步的提升群众亲水、近水、享水的便捷性。
石家庄市聘请清华大学国内一流的团队牵头编制《石家庄城市水系及水系空间总体设计》,打通水系堵点、补齐水系短板,系统解决好城市水系来路、运行和去路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现代水网体系”的理念,把滹沱河、太平河、民心河、环城水系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考量,把坚强的通畅能力作为根本,考虑城市防洪排涝功能,努力实现以水养城、以水美城、以水活城的目标。同时,按照“清水润城、智慧融合”的理念,统筹考虑水系安全和生态的关系,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为城市水系建设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滹沱河生态区更加亲民。沿线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实施中,把“自然、和谐、美观、大方”的理念贯穿始终,建成了亲水广场、溪流湿地、坝头广场等项目,打造了亲水休闲精品线路和平台。将河岸防护栏杆改建为沙滩、栈道、生态驳岸,实现由“看水”到“亲水”的转变。合理布设休闲广场、城市家居、运动场、停车场、售卖亭、厕所等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游客游览体验。
太平河片区建设如火如荼。从卧虎山上俯瞰滹沱河与太平河两河交汇,正在建设中的太平河片区,壮阔景观尽收眼底。不久的将来,这块8300亩的土地,将从蓝图变成实景,真正成为石家庄市拥河发展的起步区、示范区和引领区。
城市水系实现清水畅流。2024年2月,石家庄市政府与河北省水利厅签署《城市水系供水框架协议》,强化水资源供给保障。同时,石家庄水利局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城市水系补水方案,明确补水路径,优化水源配置,科学设置补水节点,定期的冲洗和常态的补水,让城市水系彻底告别过去水缓、色浊、味异的历史,初步实现了清水绕城流。
城市排涝实现质的提升。城市水系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民心河沿线城市水系智慧控制管理系统平台上线使用,在去年和今年汛期雨量较大、较集中的情况下,发挥了指挥调度、巡查养护、综合监管、远程操控的作用,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洨河总退水渠以下河段实现30年一遇城市涝水正常自流,极大程度缓解了城市区域排涝问题。
绿道环抱水系焕发新生。依托滹沱河、环城水系等优质景观资源,石家庄市积极建设无障碍百公里环城绿道,将环城水系沿线公园连点成线、串珠成景,仿若一条丝带,临水蜿蜒向前,成为市民们运动打卡的新地标。
践行初心使命重新出发。城市水系二期——石家庄城区南部防洪提升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主要建设内容有河道疏浚治理、堤防建设等工程,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改善石家庄城区南部排涝条件,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完善城区南部200年一遇防洪体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复兴大街、北三环市政化改造等现代交通路网体系的逐渐完备,石家庄市努力消除城市割裂、拓展城市空间,城区面积由287平方公里扩大到660平方公里,城市的发展对供水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畅通城区血脉,打通“毛细血管”。近年来,石家庄市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通过充分宣传发动、拉网式全覆盖排查、行政执法检查等形式,深入开展城镇自备井关停。同时,开展供水管网敷设和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工作,有效解决了管网范围不足、漏损爆管等问题,有力提高了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为自来水可达可及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底,全市使用南水北调引江水总量达60.4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生活用水量30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30.4亿立方米,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
如今的石家庄,在市区内建起设计供水规模80万立方米/天的4座地表水厂。石家庄市西北水厂就是这里面的一个,每天承担着20万立方米引江水的制水任务。
11月12日,走进西北水厂,只见引江水进厂后首先进入沉淀池。“水中的杂质会随着重力缓缓下沉,上层清澈的水流则进入过滤环节,通过层层精细的筛选,微小颗粒、有机物等被有效拦截,水质逐步提升。随后,过滤后的水还要再经过杀菌消毒等个环节处理,流入千家万户。”西北水厂生产科科长王文霞介绍,“硬度大、水锈、口感差的水,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在注重城市建设的同时,兼顾乡村发展,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用水条件,城乡用水服务逐步向同域同质化、均等化方向推进,城镇和乡村居民实现共饮放心水。
“现在自来水通了,大家心里都高兴。你们看,这水清亮干净,水压还大,用起来既放心又方便。”近日,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大车行村,村民李立杰指着涓涓流水笑呵呵地说。
石家庄市高标准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里的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今年以来,强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和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有效提升了17个县(市、区)642.5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保障水平,城镇和乡村居民饮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持续更有保障。